站內公告:
聯系我們CONTACT
2017-07-26 點擊量:
2017年廈門金磚國家峰會官方LOGO公布
2017年金磚國家峰會官方LOGO
去年10月,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于2017年接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,并于今年9月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。近日,本次金磚國家峰會的官方Logo正式對外公布。
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會標:
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會標的主圖案既是鼓滿的風帆,也是旋轉的地球,五種顏色代表著金磚五國。既象征五國團結合作,同舟共濟,乘風破浪,駛向更加美好未來,也有著金磚國家在世界政治經濟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深刻寓意。會標圖形既同“深化金磚伙伴關系,開辟更加光明未來”的會晤主題相呼應,也體現了舉辦地廈門的海洋文化特色。
圖案下方嵌入金磚國家英文名稱“BRICS”、年份“2017”、中國英文名稱“CHINA”和紅色中國印。印章用中文點明了中國為2017年金磚國家主席國,與英文“CHINA”相輔相成,且采用古字體大篆,有著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韻味。
歷屆金磚國家峰會Logo匯總
廈門概況
廈門市位于福建省東南端,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、國際性港口及風景旅游城市,素有“海上花園”的美譽;由本島廈門島、離島鼓浪嶼、西岸海滄半島、北岸集美半島、東岸翔安半島、大小嶝島、內陸同安、九龍江等組成,陸地面積1699.39平方公里,海域面積390多平方公里;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.7公里,東西寬12.5公里,面積155.89平方公里,是福建省第四大島嶼。廈門市轄思明、湖里、集美、海滄、同安和翔安6個行政區;2016年末,廈門市常住人口達392萬人,以漢族為主,還有畬族、回族等部分少數民族;同時廈門是著名的僑鄉,擁有眾多的僑胞、歸僑、僑眷及港澳臺同胞。
相傳廈門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,故又稱“鷺島”。明朝時屬泉州府,洪武二十年(1387年)始筑“廈門城”——意寓國家大廈之門,“廈門”之名自此列入史冊。歷經數百年滄桑之后,1980年10月7日,國務院批準設立廈門經濟特區,從此廈門開啟了快速發展的模式。廈門先后榮獲“全國文明城市(四連冠)”、“國家環保模范城市”、“國家衛生城市”、“國家園林城市”、“國際花園城市”、“中國人居環境獎”、“聯合國人居獎”等眾多榮譽稱號。
廈門作為美麗的濱海城市,有著“東方夏威夷”之稱,碧海藍天環抱著青山綠水,抬頭仰望是滿眼的藍、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、深吸一口氣是那么沁人心脾……這一直是廈門的生態美景帶給人們最直觀的感受;空氣清新、生活舒適,人與自然、傳統與現代和諧交融。
“城在海上、海在城中”,青山、碧海、藍天、紅花、白鷺,這些千百年的景象始終未變,相映成趣。這里有體現著多樣情調的鼓浪嶼、“南方之強”的廈門大學、海浪和潮汐鋪開的白色沙灘、濱海花園的環島路。
廈門,這顆中國東南沿海的璀璨明珠,引人入勝的不僅是它的“高顏值”,更在于它的獨特氣質——以僑鄉風情、異國情調、閩南文化、溫馨現代為特色,歷史文化傳統和現代城市氣息兼備,多元文化交融。
這是有著古老文化氣息的城市,唱腔獨特、色彩斑斕的閩南戲曲,訴說著古老動人的故事;充滿鄉土氣息的民間習俗,精美的民間工藝制品已延續傳承千年;那獨特的地方小吃、美味佳肴伴著美酒歌聲,讓小城更加迷人。
這又是一個時尚浪漫和富有活力的現代都市。人們追求有品位的生活,享受時尚帶來的樂趣,尤其是年輕人通過現代文化藝術,尋找創新的靈感。在這里,古老與現代,傳統與時尚,悠閑與活力交織共存,人們用微笑和信任迎接八方來客,用自信和創造追逐夢想。
這更是一個充滿愛心的文明城市,文明的種子在廈門已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,市民舉手投足間的“善行”、商家誠信守序的自覺、貼心溫暖的志愿服務深深印刻在人們的心間,社區“我為人人、人人為我”的氛圍十分濃厚。
廈門地屬亞熱帶氣候,環境優美、氣候宜人,溫和多雨,年均氣溫在21℃左右;地形以濱海平原、臺地和丘陵為主,由西北向東南傾斜,西北部多中低山,其中海拔1175.2米的云頂山為全市最高峰;中小河網密布,基本都為獨流入海的小溪流;海岸線總長約為234 公里,廈門港外有大金門、小金門、大擔、二擔等島嶼橫列,內有廈門島、鼓浪嶼等島嶼屏障,是天然的避風良港;海洋生物資源豐富,各類海洋生物近2000種,其中有經濟價值的常見魚類157種、軟體動物89種、甲殼類動物127種、藻類139種;果樹品種繁多,有熱帶、亞熱帶、溫帶果樹等八大類,主要有52個品種,其中龍眼種植面積最大,其次為荔枝、香蕉、柑桔等。
綠色城市、綠色村鎮、綠色通道、綠色屏障,廈門一年四季滿目蔥綠。廈門將城鄉區域百分之五十的面積劃為生態保護區,森林公園、濕地公園、環湖公園、特色公園、街道花園、社區花園,星羅棋布連成一片。目前廈門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%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.4平方米,森林覆蓋率達到42.8%。此外,為保護文昌魚、白鷺和中華白海豚等珍稀物種,廈門市設有面積33088公頃的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。2012年,曾消失了144年、被譽為“世界上最美麗的水鳥”的紫水雞重現廈門杏林灣。
二十世紀八十年代,廈門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,在中國改革開放熱潮中,廈門經濟特區的高速發展持續了三十多年,而這個勢頭還在延續。
廈門有著優良的港口資源,港區內航道基本上為深1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,5萬噸級的船舶可隨時進出,歷史上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。2015年,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已進入世界十六強,成為國際性大港。廈門航空公司已開通近30條國際及地區航線和二百多條國內航線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,高速鐵路、高速公路、高速通訊網絡也快速形成,廈門已經成為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交通樞紐,對接著日新月異的世界變化。
新加坡、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相繼在廈門建立領事館。國際會議、國際賽事、國際交流越來越頻繁,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、廈門國際馬拉松賽、廈門國際石材展、廈門國際海洋周、海峽兩岸文化博覽會已形成了品牌效應,會展業正在成為廈門重要的產業。
面對廣闊的世界市場,背靠強勁需求的國內市場,廈門的制造業插上了翅膀,九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資本進入了廈門,世界五百強企業集團在這里投資了上百個項目,廈門正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。
進入新世紀,廈門開始了產業的升級和轉型,新技術、新材料、新能源和高端服務業獲得了優先的考慮和政策扶持,凸顯了低碳、綠色和高附加值。一批高新技術園區、新型產業集群崛起。
廈門擁有數十所高等院校、職業技術學院,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,為企業和社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。
2016年,廈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84.25億元,比上年增長7.9%,人均生產總值達到96536元;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59.81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4%;全年合同利用外資75.68億美元,實際利用外資22.24億美元;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9.1%;全年共接待境內外游客6770.16萬人次,旅游總收入968.26億元。
至2016年末,廈門基本養老、基本醫療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39萬人、336萬人,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提高到3291元,構建多渠道住房保障體系,優化配置醫療資源,教育事業穩步發展,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。
廈門是一座開放、包容的城市,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。
從十六世紀起,廈門就已成為當時中國出口茶葉的主要港口,十九世紀中葉,廈門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,教堂、醫院、學校、洋行等隨之而來,國際社區文化多樣發展,廈門成為中西文化交融發展的見證。
1980年,廈門設立經濟特區,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“窗口”和“試驗田”。進入新時期,在中國政府“一帶一路”的發展藍圖中,廈門成為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,縱貫亞歐大陸的中歐(廈門)班列沿著“絲綢之路經濟帶”延伸至歐洲東大門波蘭羅茲,使得“海絲”和“陸絲”在這里相遇交融。
改革開放30年,改變了廈門和這個城市市民的生活,這是一個城市成功的故事,也是中國發展的縮影。
今天,在廈門,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參與社區治理,志愿服務更加專業,社區環境更加優美,社區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,社區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務,形成了人們相互尊重、彼此照顧、和諧共處、追求健康、多元和富有創意的社區生活方式。
今天,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戰略的實施和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的建設,將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空間,廈門將迎來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機遇。
未來5年,廈門的戰略核心是建設“五大發展”示范市:大力推進創新發展,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;大力推進協調發展,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品質;大力推進綠色發展,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;大力推進開放發展,打造服務全局的戰略支點;大力推進共享發展,不斷增進民生福祉。廈門的奮斗目標是: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.5%左右,人均生產總值和人類發展指數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。
“廈庇五洲客,門納萬頃濤”。美麗廈門,一個可持續的城市。 市花-三角梅 市樹-鳳凰木 市鳥-白鷺
廈門金逗號一家集廣告標識設計及制作、大型廣告工程施工、活動策劃、展覽展示等業務為一體的專業、綜合性、全案執行的廣告公司。在廣告工程、廣告設計、廣告制作、廣告發布、廣告策劃、照明工程、標識系統、廣告印刷、禮儀慶典等領域中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。專業從事企業形象設計、戶外廣告工程設計制作、樓宇亮化工程設計、展覽展示設計、標識導向、禮儀慶典策劃等,專業化設計師及工程師力求用視覺創意打造“品牌魅力,專業選擇放心”,讓視覺效果與商業營銷思想渾然一體,讓產品煥發青春。